系列文章1-新竹市香山區交通發展的歷程與未來展望

新竹縣市自古以來便因地理位置優越而備受重視,歷經多次行政區劃調整與重大建設,如今已成為台灣高科技產業的重鎮。本文將重點探討新竹市香山區的交通發展歷程、現況及未來展望。

​回溯歷史,新竹縣的「香山觀海」因香山車站可遠眺大海而成為著名八景之一。然而,隨著都市發展,省道中華路貫穿香山區,逐漸取代昔日的海景。

1980年新竹科學園區正式揭幕,開啟了新竹高科技產業的新篇章。

1982年,新竹縣市分治,新竹市升格為省轄市,並與香山鄉合併,形成今日的新竹縣市格局。自此,新竹縣政府遷至竹北,帶動竹北市區快速發展,並逐漸成為縣內政治、經濟與文化中心。

追求經濟產業成長與交通網路迅速發展,是產業界持續努力的目標,也是對未來有美好的期許。

在新竹科學園區113年報可以看到其中敘述:「科學園區以積體電路、電腦及周邊、通訊、光電、精密機械和生物技術等六大產業為發展主軸。竹科成立43年以來,已發展成為全球高科技指標園區,擁有突出的半導體產業聚落,由新竹園區開始,陸續開發擴建竹南、銅鑼、新竹生醫、龍潭及宜蘭等衛星園區,並依各園區周邊環境及地理位置特性·發展適合產業,促進區域發展與地方永續成長。」

新竹市戶籍人口雖僅45萬多,但經常流動人口高達60萬,園區從業人數也突破17萬。人口遽增及大量人口通勤流動,新竹市衍生都市擴展及園區交通問題日趨嚴峻。

於是,隨著高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,新竹的交通網絡逐漸日益完善。

  • 2022年6月,新竹市「公道三」新闢道路正式通車,讓從台68前往國道3號與香山地區更加便捷,無需再繞行經國路、延平路,成為台1線的重要替代道路,有效提升交通效率。
  • 2024年4月,客雅大道(明湖路以東路段)新闢道路計畫順利決標,預計在2025年上半年度提送環評會、通過審查。

客雅大道(明湖路以東)新闢道路計畫,起點為明湖路與客雅大道路口,終點為高峰路與高翠路口,完善外環快速道路系統。此工程將分流車流,避開西大路、寶山路等壅塞路段,並結合已完成的高峰路(高翠路至研新四路)拓寬工程,有效改善區域交通,成為香山區、國道3號茄苳交流道與科學園區的重要聯絡道。

  • 113年09月「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(核定版)」未來的展望區域聯動與永續成長

交通運輸路網之中,描繪出新竹科學園區的長遠發展藍圖,透過交通建設與產業聚落的整合,將桃園、新竹、苗栗三地聯動成為大矽谷經濟帶。這不僅帶動高科技產業的升級轉型,更能創造區域發展的永續性。

隨著新竹生醫園區與生技產業的發展,新竹不再只是科技重鎮,更是跨領域創新的聚集地。未來,透過智能化城市建設、綠能環保及數位轉型,新竹縣市有望成為全球智慧城市的典範。

結語:以科技驅動城市進步

從香山觀海到高科技之都,新竹縣市見證了時代變遷,也展現出產業轉型與城市發展的無限潛力。在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的引領下,新竹將持續突破疆界,為台灣及全球提供源源不絕的創新動能。

wpsite.pro
wpsite.pro